纷纷扬扬的瑞雪,“虎虎生威”“虎力全开”的祝福,不经意间,来不及挥别2021已经远去,启程的2022早已驶出港湾,职代会又一次吹响奋进的集结号。
回首过去一年,我们在学史悟思想中更加忠诚坚定,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坚持求实创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对建党百年的庆祝和献礼。依然记得,1月26日-27日召开的院2021年度工作总结汇报会热烈的氛围。科研攻关、产业发展、投资融资、人才建设、合作交流和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悔的奋斗化为满满自信的底气,精准的谋划激扬昂扬向上的斗志。院领导班子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大家要解放思想、再接再厉,在新的一年,围绕建设“新型科研机构”,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谋篇布局,扎实推进“一十百千”战略目标落地落实,推动研究院向着成为国家稀有金属领域战略科技和产业力量的目标大步迈进!

目标明确,朝阳映照赶路人。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深化之年,我们任重而道远!
如何更好担当使命,坚持“四个面向”,实现稀有金属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如何更好地“融合双链”,在做强做大做优战略新兴产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如何进一步引进、用好和培养人才,打造人才高地?
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一个个问题引人深思。
对此,党委书记、院长张平祥强调,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即——
要解放思想,瞄准新定位新要求,深化改革改制;
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以建设好国家级创新平台为牵引,培养高端人才,提升科研水平;
努力在资本市场取得新成绩,继续推动条件成熟的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和转板上市;
进一步促进“两链融合”,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同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补短板作用;
继续落实“人才强院”战略,把人才引进和培养放在首位,抓好团队建设,树立为人才服务的意识;
继续加强对外合作,畅通与国外的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国内各大院所、学校、企业的密切合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蓝图已成,方向明确。我们只需要大步前行,翻山涉水,披荆斩棘。
只争朝夕,不待扬鞭自奋蹄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在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之时,有这样一群西北院人冒着严寒,已悄然奔赴工作岗位。他们说:习惯了这种叫“坚守”的年味。
西部钛业公司坚持春节期间生产不断档,车间里技术工人们坚守在设备旁,加足马力忙生产。正月初四,西诺公司控制棒材料厂全员到岗抓生产,保证3月份合同如期交货。正月初五,瑞福莱全体员工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营,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年。

在西部超导聚能磁体生产现场,质量检查、安全巡查、产品装配,每一个岗位上都有人在紧张的忙碌着,只为打赢开春第一仗,全力确保产品按期交货。为了抢时间、抓进度,制造四厂粗拉组组长刘向飞在疫情期间已连续驻厂生产30天的情况下,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与党员突击队的同志们并肩奋战在生产一线,保障超导线材生产。

春节期间,赛隆公司职工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到设备安装调试、粉末生产、零件打印和重大项目实施等工作中,全力降低疫情影响,恢复公司生产、研发状态。

大年初四,欧中公司车间里生产工作开展的热火朝天,从原料检测到制粉操作、筛分处理、粉末包装,每一个过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超导所刘吉星等刚发表高水平论文,研究所许多科研人员和他们一样,疫情和春节期间在家看文献,梳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还有那些忙碌在科研产业同事们光环之下的机关和保障部门人员,享受着服务的幸福。
平凡的我们齐心协力把拼搏奋斗的涓滴细流汇聚成全院昂扬奋进的洪流。
2022,我们重装上阵,早已出发!
喜迎二十大,砥砺奋进谱新篇。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立足新起点,新的历史等待我们去书写!
我们明白,能够书写历史的不是敲锣打鼓,而是汗水和热血。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要正视挑战、居安思危,立足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对局势的分析把握和对各项工作的顶层谋划,更要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将“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地落实中、省要求部署,推动各项工作任务保质保量高效完成。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勇气,以“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执着韧劲,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实干精神,努力拼搏、奋勇前行,以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喜迎二十大的召开! |